《真愛遺事:中國現代愛情觀的形成》,[英] 潘翎 著,宋菁 譯,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,2025年3月。


推薦理由:


1969年,張愛玲在致友人的信中說:“我們中國人至今不大戀愛,連愛情小說也往往不是講談戀愛?!?/p>


從今人的視角看,這話或許偏頗,但揭示出一個關鍵性的問題:“愛”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情感?在五四新文化運動掀起質疑孔子和儒家的潮流以前,中國人的愛情很少是個人化、浪漫的,而更多內嵌在家庭秩序之中。著名的東方主義者亞瑟·韋利更是認為,早期中國的男女關系缺乏神秘感,只是一種實用而功利的身體滿足。


本書正是以文藝著述與文人生活為線索,講述了明末至二十世紀四十年代,愛情在中國的發(fā)展史。從郁達夫、徐志摩、張愛玲等人的身上,我們會窺見“愛”的復雜性,西方意義上的“浪漫愛”并非普遍與天然的,但這種對愛情的理解在中國也逐漸與傳統(tǒng)思想相結合生根,流行于現代生活之中。


撰文/劉亞光

編輯/李陽

校對/劉軍